Saturday, April 05, 2008

谈“幸福”


中学时,常和同学们刹有其事地在高谈阔论何谓“人生的目的 / 人生的目标 / The Purposes of Life / The Objectives of Life”。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恐怕连这个课题的定义也没搞清楚,难怪往往在众说纷纭后就不了了之。


对人生的基本论调,目前我是倾向于唯物主义 / Materialism 的。其假设是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类)乃物质高度进化的结果,本无所谓“与生具来”的特殊意义与否(注:“意义”是个多义词,可解释为“价值,作用 / Value,Significant,Importance” 或“内容 / Meaning, Content”。在此指的是前者)。而相信这个假设前提的人,一般有两个结果;一是选择提早从这世界上“退休”,二是选择“既来之,则安之”。但由于宇宙的本质是物资还是精神是个超验问题,无法证实或证伪,故我认为选择“既来之,则安之”的人似乎更为理性,也更为聪明些。而我们这些选择了“既来之,则安之”的绝大多数人,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多半(除非是有被虐倾向)还是希望这一生能活得 “幸福快乐”(即把“悲痛和苦难”最小化)和“有意义”。因此“幸福”和“有意义”这两个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绝大部分人的“人生目的/目标”。 那何谓“幸福”呢?根据新华字典的解释,“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换句话说,“活得幸福”也就是指因生活中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精神状态。因此,想要获得“幸福”,首先就必须对自己的各种需求有深刻且全面的了解,才能对症下药。有关人类需求的理论,该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 / Abraham Maslow (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 / Theory of hierarchy of needs 最广为人知。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自然需求分成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自尊和他尊)的需求,认知的需求,美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七大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低层次的需求较为接近动物本性,其本质较为强烈且具有支配性,而人类一般只会在低层次的需求获得一定的满足后,才会有动机去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第一到第四种需求为基本需求或欠缺需求,主要是因为生理或心理上的欠缺而产生;人在该种需求不被获得满足时会感到强烈的焦虑和不安,但这种需求所获得的满足也是较为短暂性的(比如说:虽然今天已填饱了肚子,但明天饥饿时的感觉还是一样的强烈)。

第五种以上的需求为自我成长的需求,是人类进化而产生的结果。这类需求的强度都较为薄弱,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在获得满足后所能带来的快乐,一般都更加浓厚,深刻及具有可持续性。获得最高层次需求满足的人们往往会有“幸福”“平静”“达观”“内心丰富”等不可言喻的喜悦感,导致许多曾经尝过这种甜头的人们,甚至可以为了能持续满足高层次需求,而在某种程度上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或降低满足低层次需求的机会和标准。而这也就是人类从“兽性”逐渐走向“人性”,甚至慢慢迈向“神性”的演变过程。那些已达到“自我实现需求”深度满足感的少部分人,常常会因为“已充分理解且已高度实现个人潜能”逐渐延伸成为“希望能充分理解且极其渴望帮助他人实现其潜能”,因此体现出更高贵的人文情操。历史上许多“舍身取义”的行为,或许也能从这角度来理解。

由于高层次需求属于内心世界领域,所以一般不能通过满足低层次需求(属于感官世界领域)的方法 / 途径来获得真正的满足。也就是说,人不可能通过享有更奢华的物质生活来获得“爱”,“归属”,“尊重”,不可能因拥有“蒙娜丽莎的微笑”真迹而获得“认知”“美”,更不可能因赢得福利彩票而感受到“自我实现”的深层喜悦。许多在物质生活上异常富足的人,也许不能埋怨说自己“活得很痛苦”,但往往却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此,想要获得更加浓厚,深刻及具有可持续性的幸福感,关键在于不断的提高对自己高层次需求的认知和敏感度,而在低层次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应避免无节制的沉沦于此,可尝试主动地把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在高层次需求的经营上,以提高获得较高质量“幸福感”的“回报率”。 至于希望活得“有意义”这个概念,我认为基本上是想满足第四种以上需求的另一种“变奏”。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自己能力的展现而体现自我价值,进而获得自己及他人的认同及尊重。 其目的就是为了证实“自我的存在”对其它外物(家人,朋友,同事,社群,国家,世界,宇宙等)有“贡献”,有“价值”,以此来证明“自我的生命”是有意义(价值,作用 / Value,Significant,Importance)的,从而获得更高层次的“幸福感”。


似乎如此而已。

2007年8月20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