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7, 2008

谈“生死”- 长生梦,不朽身。


柏拉图说,哲学就是“学死”,或“学习如何面对死亡”。无可争议的,“死”是人生大事。相信每个人都曾经想过“自己总有一天要面对死亡”这个问题,不一样的可能只是思考的频率,深度和广度有所不同而已。这个千古命题,基本上到了今天还是没有一个普世的答案,有的只是不同的观点和立场。其实对“死亡”的解读确实是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史蒂芬·柯维/ Stephen R. Covey 在其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里提到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建议读者从自己死后的观点来回顾自己一生,以此深入探讨自己灵魂深处的终极价值取向,然后再依据这些价值观来规划自己的人生。但是自己死后的观点,则取决于你的“死亡观”。即你对“死亡”的解读。故如果没有看透“死亡”,或对“死亡”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在理论上是你是无法生活得充实,豁达,或用比较功利的说法:无法生活得更有“效率”。所谓“必先死而后能生”,也可以从这角度来理解。

佛教认为宇宙一切事物生命都是“四大”(是梵文“Aturman_abnuta” 的意译,也叫“四界”,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暂时集合体,随因缘合散而生灭,故皆为幻像,也既是四大皆空。人生是“苦难”的,“苦难”的原因是“无明”,“无明”的原因是不了解“宇宙的本质”,故对因缘汇聚而产生的幻像依恋执着,而有了“贪嗔痴”的念头。“贪嗔痴”种下“恶因”,“恶因”造出“恶业”,“恶业”引来“恶果”,“恶果”又带来“恶因”,如此轮回,故苦海无边。解脱的方法是看清宇宙的本质和法性 (Dharmata:义为「如是」、「事物之真实本性」、「事物之如如真相」),从这个幻像中超脱出来,从而断绝轮回 (Samsara:依因缘而存在的存在形式。作者注:狭义来说,轮回可解释为今生在喜怒哀乐间的轮回。广义的解释是指在宇宙各界间的轮回),达到涅磐状态(Nirvana,完全证悟时所达到的境界)。故佛家视生死为无,获得“究竟菩提心”(Absolute Bodhi Citta - 完全觉醒、见到现象之空性的心)而彻底觉悟后的死是高级的无。

基督教主张人的灵魂(精神)来自天国,现在只是借助父母给的肉身暂居人间。人通过上帝之子耶稣基督而认识和信奉上帝的教诲,从而找回自己的根。死后灵魂最终的归属是回到上帝的天国,得到永生,达到不朽的目的。故基督教视生死为有,而认识和信奉上帝后的死是高级的有。基督教的主张和哲学里的唯心论(Idealism)有相通之处。唯心论者认为唯物论者(Materialism)所描述的纯物质世界是永远无法圆满解释为什么纯物质的人会有灵魂(精神)生活的渴求。他们觉得宇宙间应该有一个精神本质的根本来源,而人的灵魂(精神)来自那里。但各流派唯心论者所指的“宇宙间的精神本质”,在概念上不一定和基督教上帝的概念相等。

我认为儒家对世界万物本质的观点可能也是倾向于唯心论的。论语里常提到的“天道”,“天命”,和唯心论者所指的“宇宙间的精神本质”似乎有相同之处。但儒家对“天道”,“天命”则抱着敬畏,不可知和保留的态度,也就是说儒家不对“宇宙间的精神本质”问题穷追不舍。论语第十一章,先进篇,第十二节: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不知生,焉知死?”。此文表达了儒家所主张的现世观/入世观。孔孟认为死亡是必然的,死后的世界也是不可知的,既然是不可知的,也就没有必要/理由去依赖死后的世界来赋予现世生活的意义。反之,既然已经活着,生活意义就应该在现世生活中去寻找,去验证。

西方哲学中的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的本质是物质,生命是物质高度进化的结果,本无所谓意义与否。比较积极乐观的唯物论者,如卢梭 / Jean 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就说过 “生命本身没有意义,你必须赋予它意义,而其价值也透过你所选择的意义而彰显出来”。卢梭在对“通过选择的价值赋予生命意义”的主动性立场上,则和儒家的现世观/入世观很相近,主要区别可能在于“如何对生命赋予意义?”这课题的价值取向和实现方法。

儒家对于如何保持生命不朽有自己一套的说法。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其所著的“一个人生观”一书里提到,人虽难免一死,但儒家认为人能通过“立德”,“立言”,“立功”达到精神在世间不朽的目的。当然严格来说,此“不朽”和基督教谈的“不朽”并不相同。前者的“不朽”是指活在人们脑海里,记录在历史里,当事者也许知,也许不知。后者的“不朽” 指的则是实在的永生。

道家/老庄是中国哲学里对形而上问题探讨得较深入的一门学说。道德经/老子第一章里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所谓“道”,可以理解为万物的本原或终极原因,也就是亚里士多德 / Aristotle(BC 384 – BC 322)讨论的形而上/ Metaphysic 课题。老庄似乎是更纯粹的唯物论者,主张崇尚宇宙自然规则。人是宇宙的一部分,人的生死只是宇宙自然生灭的一环,故从“道”的超脱观点来观生死,则无所谓生死,因为宇宙的本质,也谓“道”,是不变的。

“生死观”百花齐放,“人生路”各取所需。 以此杂文纪念我一位好朋友刚过世的父亲。

注1:此文的思想结构(思路)基本上沿着周国平对生死的精辟分析为蓝图。一些对儒家,道家,佛教,基督教和西方哲学间异同的论点部分是我自己粗浅的分析,不可认真。粗黑体字的句子是周国平先生的原文。

注2:由于人类永远不可能通过经验来认识宇宙的整体面貌,故宇宙的本质是物资还是精神,这是超验问题,无法证实或证伪,属于信仰范围问题。

注3:《形而上学》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 Aristotle(BC 384 – BC 322)的重要的哲学著作。由吕克昂学园第十一代继承人安得洛尼可(鼎盛年约公元前40年)编成。由于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集中,本书排在有关物理学著作的后面,故名为“Metaphysic”,意思是“物理学之后”。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是重要的哲学问题,如存在的根本原因和本原问题等。中文译名“形而上学”取自《易传》中“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一语。(Source: http://rwxy.tsinghua.edu.cn/rwfg/ydsm2/smjj/0042.htm)

2006年12月2日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