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美好人生”是所有人类的共同愿望。本文的立意是希望通过分析苏格拉底对“美好人生”的解读,尤其是他在《申辩篇》(Apology)中说过的名句:“没有经过反省/省察/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Plato,
Apology, 38a) 中所含之深意,尝试藉此了解苏格拉底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哲思(philosophizing )精神与人生态度。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将侧重于分析“反省/省察/思考”(examined)对人生独立自主及各种理性需求的重要性;其它不足之处,还请见谅。
2.
“真实”的苏格拉底
由于苏格拉底本身并没有留下任何著作,因此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苏格拉底心目中的“美好人生”,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苏格拉底的伙伴与弟子门的著作中对苏格拉底的生平事迹以及其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之描述,去尝试间接地了解真实的苏格拉底之价值观和人生观。但苏格拉底的伙伴与弟子众多,除了柏拉图(Plato)及色诺芬(Xenophon)留下的大量描述苏格拉底的著作外,在苏格拉底的其他弟子如安提西尼 (Antisthenes),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 ) 和 埃斯基恩 (Aeschines)
等遗留下来的残篇中,也含有一些描述苏格拉底生平的零碎片段。但问题是在这些众多著作中所描述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形象,思路和学说并不完全统一。曾经有不少学者尝试在所有描述苏格拉底的主要著作中寻找和构建苏格拉底之“共相”和“真实面貌”,
但最终也只能对苏格拉底的一些主要特征如“热爱智慧”,“道德严谨”等达成大致的共识(James
Miller, Examined Lives, 37),但对于那些才是真正属于苏格拉底的学说,依然是众说纷纭,难下定论
(Pierre Hadot,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24)。
而其中苏格拉底最出色的弟子柏拉图所著的“对话录”等著作, 毫无疑问是研究苏格拉底的为人和学说的最重要原始材料。但由于柏拉图本身是位独当一面,震古铄今的学家,学者们普遍相信柏拉图曾经在许多篇章里透过苏格拉底来阐述自己的理念和学说,因此在其部分著作中的苏格拉底极可能已经和历史现实中的苏格拉底相差甚远(James
Miller, Examined Lives, 36)。而另一种说法则是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所描述的苏格拉底其实更多是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哲学家之“化身”,也就是说柏拉图通过其著作中的苏格拉底来体现他所认为一位理想的哲学家所应该拥有的思维方法,生活态度和社会担当。但即便如此,现代学者普遍认为柏拉图早期的作品,如《申辩篇》(Apology),《卡尔米德篇》(Charmides),《克力同篇》( Crito)等所描述的苏格拉底应该较为符合历史事实;其中一个原因是柏拉图在创作这些作品时较为年轻,其哲学理念和学说尚未成型,应该不足以大幅度地影响其著作中所涉及的哲学内容;但更重要的是柏拉图在发表这些早期作品时,许多曾经亲身经历过柏拉图著作中所描述之场景的人物(许多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哲学家)都还健在,以此可以推断柏拉图不太可能会在这些早期作品中掺入太多的虚构情节或个人观点;因此如果想要了解真实的苏格拉底,其中一个方法就是从柏拉图的早期作品入手,而其中的《申辩篇》(Apology)对我们了解苏格拉底哲学精神的最基本面貌和其对何谓“美好人生”的根本立场,尤为关键。
3.
苏格拉底心目中的“美好人生”
由于篇幅所限,柏拉图《申辩篇》(Apology)中的背景和内容,我就不必在此重复了。柏拉图在《申辩篇》中向世人展示了一位最“纯粹”(不预设任何理论或学说)的苏格拉底
(James Miller, Examined Lives, 38)。他专心一志,近乎狂热地寻找 “美好人生”的定义和实现/活出“美好人生”的方法,并且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A.C.
Grayling, What is Good?, 20)。苏格拉底在《申辩篇》说道,“没有经过反省/省察/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Plato, Apology, 38a),即意味着苏格拉底认为“反省/省察/思考”是了解甚至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因此苏格拉底在寻找 “美好人生”的定义和实现/活出“美好人生”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求知若渴,虚怀若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智若愚,好德如命,无时无刻都在求真求是,到死方休的哲学精神。
简而言之,“对人生进行反省/省察/思考”, 就是对人生中的一切事物和概念(当然也包括“人生”一词)进行严谨的思考与检验,以作为进一步修正改进的依据。这意味着这种哲思/哲者的生活方式(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不但只是为了获得智慧,而且还希望通过这种哲思/哲者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的价值观,行为与为人处世的方法,即改变我们的人生 (Pierre Hadot,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265)。但为什么我们必须“对人生进行反省/省察/思考”,才能了解甚至是实现美好的人生呢?在此章节里我尝试从“人格的独立性与人生的主动权”,“个人的理性与其行为之和谐统一”,“个人的理性行为与他人理性行为之和谐统一”及“理性与客观现实及真理的和谐统一”四个层次来粗略地探讨这个议题。
人格的独立性与人生的主动权
所谓“人格的独立性”指的就是个人是否能够在不依赖任何外在的精神权威,传统思想或意识形态的情况下,纯粹以理性来理解或判断某些事物和概念的真假好坏或是非对错。而对事物和概念进行严谨的“反省/省察/思考”,就是实现人格独立性的必然手段。人们也唯有在已经拥有某种程度的“独立人格”这个大前提之下来探讨和实践“美好人生”,才有实际的效果和真正的意义;否则的话,其追求的所谓“美好人生”,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在受到外在精神权威,传统思想或意识形态所影响下的价值取向,未必是其个人理性需求的真实反映,更无法确认是否符合某些客观事实和真理标准。人们也唯有在不断地对人生中的一切事物和概念进行“反省/省察/思考”,才能通过纯理性了解自己,并逐渐建立,修正,改进自己对“美好人生”的认识和解读,进而采取主动权逐步地把构建“美好人生”的各个环节付诸于行。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我们的人生能够独立自主,不附属于任何外在精神权威,传统思想或意识形态。而经过不断“反省/省察/思考”后而逐渐了解及创建的人生,即便最终还有某些缺陷,遗憾或不美好,但也唯有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人生。
3.2. 个体的理性与其认知之和谐统一
人的天性中具有理性的能力,和在“思考与行为上最大程度符合理性”的内在需求。这意味着人们不但拥有对一切事物和概念进行審慎思考的本能,人们还渴望在对一切事物和概念经过某种程度的思考后能够梳理出其属性,因果等特性,进而以此为其依据而选择或采取某些价值观与行为。即便是那些我们外人看似“非理性”的疯子行为,但对当事人而言,他必然对其个人的行为举止有着某种他认为可以自圆其说的
“理性依据”,即便是这些所谓的“理性依据”对外人而言可能根本就是一派胡言。因为也唯有这样,个体的理性与其认知才能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统一,而人类的天性中对“符合理性”的需求才能得到一定的满足。反之,如果个体的理性和认知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或某种程度的不和谐,那个体必然为之困扰而苦不堪言,基本上没有所谓的“美好人生”可言。而“反省/省察/思考”就是梳理这些内在矛盾和不和谐的必要工具;通过对个体各种认知的不断“反省/省察/思考”,个体就有可能找出自己各种认知不符合理性之矛盾之处,从而逐步将之一一修正,逐渐构建起一整套含有较高和谐性的认知体系。也唯有这样,个体才能较好的满足其“符合理性”的内在需求,进而达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向“美好的人生”迈向重要的一大步。
3.3. 个体的理性认知与群体的理性认知[1]之和谐统一
由于人类是群体性的物种,故此个体的命运和群体的命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便个体能够通过不断反省而使其理性与认知之间达到较高层次的和谐性,但只要个体生活在群体当中,个体的理性认知就务必要能和群体的理性认知共存,甚至达到较高层次的和谐性,也唯有这样才有可能迈向较为“美好的人生”。
个体的理性认知和群体的理性认知可能会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矛盾/不和谐。第一种情况是群体的理性认知比个体的理性认知更加符合严格的理性标准(即“众人皆醒我独醉”)。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只要通过不断的“反省/省察/思考”,就有可能逐步修正其理性认知,逐渐的向较为符合严格理性标准的群体理性认知靠拢,迈向和谐统一。
第二种情况是个体的理性认知比群体的理性认知更加符合严格的理性标准(即“众人皆醉我独醒”)。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基本上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与群体划清界限,河水不犯井水;第二种选择是个体降低其理性标准,与群体“同流合污”;而第三种选择则是个体努力尝试提高群体的理性反省能力[2],使群体的理性认知能够逐步提升,最终与个体的理性认知达到较高层次的和谐统一。由于人类是群体性的物种,故长远来说第一种选择的可行性并不高;
而第二种选择则违反了个体满足其“符合理性”的内在需求;因此唯有第三种选择才能满足个体“符合理性”的内在需求,同时也能使个体的内在理性与群体的理性认知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谐与统一。换句话说,也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能对一切事物和概念进行不断的“反省/省察/思考”,那个体的理性认知与群体的理性认知才有达到较高层次和谐统一的可能性。
3.4. 理性认知与客观现实及真理的和谐统一
最后,如果要了解及实现真正“美好的人生”,个体还必须要确保其理性认知符合客观现实及真理,因为只有符合客观现实及真理的理性认知,才能提高我们在客观世界存活几率和生存素质,同时也能更长远稳定地满足个体“符合理性”的内在需求。换而言之,唯有当我们彻底的了解全部的客观现实与一切真理(即宇宙万物的全貌),我们的理性才能得到终极的满足,到时候一切将融会贯通,圆满无碍,完整无缺,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因为即便是我们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精力和智慧,我们也无法确定人类的理性是否具有掌握宇宙万物全貌的能力和条件。但这并不阻碍我们通过对一切事物和概念进行不断的“反省/省察/思考”,一点一滴的去了解宇宙万物的真相,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了解及实现
真正“美好的人生”。
4.“反省/省察/思考”是美好人生的充分条件?
我在上个章节已粗略的分析了为什么“反省/省察/思考”是了解甚至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但从广义而言,这一种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哲思(philosophizing ),对一切事物和概念进行不断的“反省/省察/思考”,进而修正改进,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严谨生活态度,其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活的美好人生。这也意味着“反省/省察/思考”不但是了解甚至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必要条件,在实践意义上它甚至是实现美好人生的充分条件。
5.
结语
柏拉图在其《申辩篇》中通过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为自己的辩护,为世人奠下了日后所有一切哲学问题思考的基本方法和态度。即对一切的概念和事物,完全不预设任何理论或学说,纯粹以理性来进行苛刻严谨的思考分析;在这种哲思的过程中求知若渴,虚怀若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大智若愚,好德如命,无时无刻都在求真求是,到死方休。在这种哲学精神的基础上,苏格拉底提醒我们“反省/省察/思考”对人生的重要性,其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地“反省/省察/思考”,我们才能了解自己,建立独立的人格,主宰我们的人生;也唯有通过不断地“反省/省察/思考”,我们才有可能达到理性与认知,个体理性认知与群体理性认知,个体理性认知和客观现实与真理这三个层次的和谐统一,进而得以更深入了解和实践美好的人生。后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就是基于苏格拉底这种“对人生不断地反省/省察/思考”的哲思/哲者生活方式(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才能进一步推论出“公义”,“德行/品德”等美好人生的其它内容或定义 (A.C. Grayling, What is Good?)。无论如何,更重要的是我们选择并努力地去实践了这种哲思/哲者的生活方式,因为这种哲思/哲者的人生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值得活的人生了!
6.
参考文献
1.
James Miller,
“Examined Lives – From Socrates to Nietzche”,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New
York, 2011, pp 19-44.
2.
Plato,
“Apology”, translated by Harold North Fowler; Introduction by W.R.M. Lamb.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Ltd. 1966.
3.
Pierre Hadot,
“What is ancient philosophy”,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2002, pp.22-38
4.
A.C. Grayling,
“What is Good? – The Search for Best Way to Live”, Weidenfeld & Nicolson
LONDON, 2003, pp 9-33.
5.
Pierre Hadot,
“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 Blackwell Publishing, USA, 1995, pp 265-275
6.
Roslyn Weiss,
“Socrates: Seeker or Preacher?”pp 243-253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