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5, 2012

学死

1.   主旨

确然,每个人对死亡的“必然性”(必死无疑),“无可替代性”(“死”无旁代) 和“不确定性” (“死”无定时) 都会感到某种程度的不安,甚至还有人会为此惶恐不可终日,而且到了“死到临头”时,更是惊慌失色,不知所措。

这种对“死亡”感到不安的复杂情绪,明显不能简单的用“怕死”这两个字来笼统地概括。这篇短文的主旨就是希望通过对“死亡”感到不安的情绪做较有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借此梳理出导致这种不安情绪的主要原因,并讨论各种能够帮助疏导这种不安情绪的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各种宗教和哲学途径,及其优劣之处。

2.   为何“不安”?

总结各词典的解释,简单而言,“不安”就是指个体对某样事情感到忧虑或恐惧;而所有的忧虑或恐惧皆来自于个体所预见到将可能会对其肉体和心理上造成痛苦的潜在威胁。我认为“死亡”对肉体和心理上可能造成的潜在痛苦大略可分为以下九大类:

1. 难熬肉体之痛楚:首先,人最自然的是害怕在死去的过程中肉体将承受持久或/和激烈的痛楚。此外,如果人在死后还会有知觉,那对死后是否将承受某种“肉体”上的痛苦的这个可能性也同样的会给人带来焦虑。

2. 不解“死神”之选择:其二,绝大多数人都希望或认为世间所发生的一切(包括生死)应该都有其原因,如果我们能够比较好地掌握某些因果关系,就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努力而改变某些事情的结果。但遗憾的是“死神”的选择似乎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往往“应该死”的人却安享晚年,“不应该死”的人却英年早逝。人对“死神”的选择百思不解,也因此导致忧虑不安。

3. 面对死亡之无常:其三,死亡之到来常常出人预料之外,让人无法捉摸,也无法准备。这一刻某人还活着,也许下一刻他/她可能就会死去,而这和个人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等等似乎也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因此人人的心底都在盘算着究竟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去,但真不到最后的那一刻,谁也没办法解决这个悬念。

4. 不知死后之世界:其四,到目前为止人对死后的“世界”基本上没有可靠,客观和科学的共识。许多宗教对死后世界多少有些描述,但充其量也都是模糊不清,大部分的细节都经不起详细推敲。由于人对死后世界的认识极其有限,故难免会对死亡充满着疑惑和困扰。

5. 不舍世间之事物:其五,死亡意味着人将从此离开这个世界;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当一个人想到世间一切他/她所喜爱眷恋的人,事。物都将随着死亡的到来而从此别去,甚至很有可能从此在他/她的记忆中永远消失的话,心中自然会有万般不舍,无限感慨。

6. 不甘未圆之心愿:其六,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里总会有许多不同的心愿和目标;而死亡的无常性也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在死亡到来时都会有不少未圆之心愿和目标。这种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潜在遗憾也让许多人寝食难安。

7. 不忍亲友之悲痛:其七,即便是看透生死的智者,但一想到亲友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死亡(尤其是突如其来或痛苦凄惨的死)而伤心绝透,痛不欲生,也难免会心有戚戚,难以释怀。

8. 担忧亲人之未来:其八,人毕竟是有感情,会牵挂的动物。如果自己一旦死去,那些依靠自己维持生活的亲人们从此将该何去何从?

9. 感叹人生之虚无:其九,如果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最终归属,那么人在出生以后,除了维持生命,减少痛苦,增加幸福感,和在死亡前继续繁殖下一代以保证他们能够“重蹈复辙”以外,难道就没有任何更高层次的意义了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我们需要不断的重复这个所谓的“生命之轮”呢?
  
3.   如何减轻“不安”?

从上述的分析看来,“死亡”所能带给人的“不安”情绪确实是相当深刻,复杂且多样化的。自古以来多少智者,先知,学者尝试用各种“真理”或论说来解读“死亡”这个现象,希望能缓解“死亡” 所带给人们的困扰,好让人们能够从“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心里更加踏实的积极快乐地生活。

我将尝试用以下篇幅简短的论述几种和死亡有关的主要宗教或哲学“论说”,分析“它们”如何解决我上述所提到的九种对死亡的不安情绪,并简单的分析其优缺点。
  
4.   古希腊的宇宙,生命和死亡观

古希腊最早的宇宙观和世界之起源之论述主要是来自和荷马(Homer)同时期的赫西尔德(Hesiod) 所著的诗歌 《神谱》(Theogony)。诗中描述了宇宙从混沌之神卡尔斯(Chaos) 开始,陆续产生了第一代如大地之神盖亚 (Gaia, Earth),黑暗之神厄瑞坡斯 (Erebus) 等希腊原始神;后来世界被由克洛諾斯(Kronos)所领导的第二代神族提坦(Titans)控制,而人类就是被提坦神族里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及厄庇米修斯(Epimetheus)根据神的形象用水和泥创造的[2][3]。克洛諾斯最终又被他的儿子宙斯(Zeus) 击败;宙斯夺取了众神的领导权,最终建立了由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为最高领导层的新世界体系。根据古希腊文学上的记载,古希腊众神虽具有超凡力量,可以呼风唤雨,但除此之外,在七情六欲方面似乎和凡人没有多大区别。

古希腊神话对宇宙起源于混沌,后产生大地,天空等自然现象的论述,深深地影响了公元前七至四世纪的许多伟大希腊思想家和哲学家的世界观。米利都学派(Miletos)第一人泰勒斯(Thales) 首先提出不需求助于神话也能解释世界的想法,为日后的科学革命奠下了重要的基础。泰勒斯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变的物质所组成的,其最基本的成分是水;许多追寻泰勒斯路线的学者也提出类似的理论;如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 认为宇宙的基本成分应该是气,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认为宇宙的基本成分是火,而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则为宇宙的基本成分是原子等等。这一类学说逐渐发展成为唯物主义论特色的死亡观,强调灵魂对肉体的依赖性,即灵魂不能离开肉体而存在,而死亡就是灵魂和肉体的终结或解体。

把这种唯物主义死亡观具体实践在生活中的其中一个代表人物是伊壁鸠(Epicurus) 伊壁鸠鲁所开创的伊壁鸠鲁学派(Epicureanism)承续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观,认为生命是原子的集合体,因此和其他原子集合体一样,并非永垂不朽的。生命终结时,该原子集合体就会彻底的解散,人在死后就没有生命。既然如此,伊壁鸠鲁认为“死亡其实是和我们无关的,因为当我们还活着时,死亡并不在;而当死亡来临时,我们也已经不存在了[4]。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出生之前也都并不存在,同时也没有任何意识,那我们在烟消云散后也既是回到出生前的那种无意识状态,那死亡还有什么好怕的呢?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浪费精力去关注死亡。伊壁鸠鲁并不否定神的存在,但认为神有自己的生活和兴趣,他们和我们的世界并没有什么关系。人活在世上主要是活得幸福,而幸福主要取决于没有痛苦和心灵上的平静,两者都能够通过简单朴实自足的方法获得。因此伊壁鸠鲁虽然推崇享乐,但提倡简朴和平静的生活,同时相信这也有助于忍受无可避免的痛苦。

另一个具有唯物主义论特色死亡观的主要学派是由古希腊哲学家芝諾(Zeno)所创立的斯多亞學派(Stoicism)。斯多亞學派认为神,大自然和理性都是同一样东西,而世界是被严谨的理性(神/大自然)所管治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有其因果和目的,而人们其实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必须接受他与生俱来的命运(包括死亡)。作为大自然的一员,人必须顺从理性(神/大自然)的规律,包括他自己与生俱来的理性。通过运用理性,人们就可以理解世界,认识真理,获得美好的事物,如美德,智慧,责任,卓越,公正等等。而其它事物如生或死,财富或贫穷,健康或生病,则属于中性事物(things indifferent),并不能影响人们的快乐。因此斯多亞學派最主要的追求就是努力的过理性,严谨的生活,也以此态度积极正面的面对死亡。

与唯物主义死亡观相反的是以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及伯拉图(Plato)等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唯心主义论死亡观。毕达哥拉斯相信灵魂不朽,有自主的动力并且是可以独立存在的。灵魂在生物的生死过程中不断在各生物之间轮回,而肉体就是灵魂的监狱[5]。通过内在的修为,毕达哥拉斯相信灵魂可以逐渐提升至神的境界,最终能脱离轮回[6]。无疑伯拉图对灵魂不朽这个理论应该也是深信不疑的。在《斐多篇》里,伯拉图通过苏格拉底的口中,长篇大论的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证明灵魂的不朽及死后世界的存在。他认为如果人在活着的时候沉迷于肉体上欲望,盲目相信唯有能被看到或能被触摸的物质才是真实的,并习惯了憎恨和恐惧等情感,那么这些已被污染及腐蚀的灵魂在肉身死去后将无法纯洁轻松自在的离去;反之它们将重新陷入物质世界,继续被困锁在另一个肉身里。苏格拉底(伯拉图)认为哲学的责任就是在生前彻底净化自身的灵魂,让灵魂在肉身死后能了无牵挂的停留在死后世界,达到不朽。因此任何学哲学或修养自身品格的人,根本不需要害怕死亡;反之应该义无反顾的热爱及追求真理和智慧,那么其在肉身死后,灵魂将能泰然自若的永远处在充满美好的死后世界[7]


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把古希腊两大类死亡观给予九种对死亡不安情绪之答案和慰籍列表如下:

九种对死亡的不安
唯物主义死亡观的答案和慰籍
唯心主义论死亡观的答案和慰籍
难熬肉体之痛楚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不解“死神”之选择
无关重要/自然现象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面对死亡之无常
无关重要/自然现象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不知死后之世界
死后化为乌有,回归宇宙本质
死后灵魂不朽,轮回生死之间
不舍世间之事物
无关重要/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崇尚真理追求,看淡尘世万物
不甘未圆之心愿
无关重要/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不忍亲友之悲痛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担忧亲人之未来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以理性和平静的心智来面对
感叹人生之虚无
享乐但朴素平静的活在当下/
理性且认真严谨的活在当下/
在有生之年努力净化自身的灵魂,让灵魂在肉身死后能了无牵挂的停留在死后世界,停止轮回,达到不朽。

古希腊的两大类死亡观都非常强调以理性思维和坚毅心志来面对死亡,以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和不安;同时也通过对死亡的解读而推论出在现世应该积极及正面生活的重要性。但由于这些论述都需要通过相当深刻的思考活动及心志上的锻炼才能理解及付诸于行动,故一般没有受过哲学训练的普通人可能较难掌握这些理念的精髓,而无法从中受益。


5.      亚伯拉罕诸教的宇宙,生命和死亡观

亚伯拉罕诸教(Abrahamic religions)指的主要是信仰亚伯拉罕为始祖的三个世界性宗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三个宗教都发源自古犹太教,同时相信宇宙间有一个至高无上,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上帝不但创造了万物,还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但人却背弃了上帝,产生了原罪而不能自救,必须通过上帝的救赎而从新回到上帝的天国。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这三个宗教在有关对上帝的描述,以及上帝和人之间所立下的契约的说法,已有相当大的差异,但在处理“死亡”这个课题上,其本质还是相当接近的。简单的说,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徒的最终归属就是通过信奉上帝而得于在死后复活,回到上帝的天国,得到永生,达到不朽的目的。既然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上帝完全掌控,只要我们遵循它的旨意就能得救,那对死亡的种种困扰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

九种对死亡的不安
亚伯拉罕诸教的答案和慰籍
难熬肉体之痛楚
所有的生老病死都是上帝的刻意安排。人对此不能理解只是因为人不能参透上帝的旨意和苦心。
不解“死神”之选择
如上
面对死亡之无常
如上
不知死后之世界
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明确阐明上帝将在审判日从临人间,以分善恶,定赏罚。到那时候所有人的肉身将会复活Resurrection of the Body,接受审判。如果人在救赎时代信仰上帝,在审判日时一切罪恶将获得释免,并获得永生,回到天堂与上帝同在[8]。反之将被贬入地狱,与上帝永远隔绝。
不舍世间之事物
天堂的一切将比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更加美好。此外,如果亲友们也信奉上帝,那你将在审判日后能和他们在天堂重聚。因此死亡只是短暂的分离罢了。
不甘未圆之心愿
严格来说世上并没有任何值得遗憾的“未圆之心愿”,因为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包括一切“未圆之心愿”。既然上帝已有别的更妥善的安排,那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不忍亲友之悲痛
应该让亲友认识到上帝的教诲,理解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因此完全不需要因自己的死亡而感到悲痛。
担忧亲人之未来
亲人的未来都在上帝的安排之下,我们大可不必操心。
感叹人生之虚无
人在世上的最终的意义就是认识上帝,信仰,侍奉上帝,和彰显上帝的荣耀。而死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人最终会因为信仰上帝而复活并获得永生。

亚伯拉罕诸教处理对死亡不安情绪的方法确实有不少优点。首先是其论说相对简单通俗,赏罚分明,即使一般不具备严谨思考推理能力的普通人也能很快的大致“明白”其中的基本道理。此外,该论述提出如果信奉上帝,那“死亡”也只不过是通向更美好未来的一个中转站,因此根本就不需要忧虑或留念任何因死亡而失去(或暂时失去)的一切。但它最主要的缺点是整套论述完全以目前还无法通过客观事实或逻辑推理来证明的种种理念(比如说全知全能全善上帝,天堂,审判日等等的概念)为基础,因此停留在“纯粹信仰”的范畴,无法说服对理性思维及客观分析有更高要求的群体。

6.   佛教宇宙,生命和死亡观

关于佛教的宇宙,生命和死亡观,我在报读中文大学哲学硕士课程的文章里已做过简单的介绍[9],在这里就不重复了。值得一提的是佛教大約是创立于西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在那个时代出现了许多非婆罗门思想[10],其思想流派的特色和大约是同时期的苏格拉底前 (pre-Socratic) 古希腊哲学家所主张的一些论说相当接近。比如说阿耆多派[11]和波浮陀派[12]的论说就和泰勒斯(Thales) , 阿那克西美尼(Anaximenes), 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及德谟克利特的(Democritus) 有关宇宙万物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论说有许多不谋而合之处[13]

严格来说,佛教的一些基本概念明显受婆罗门教 (如轮回)及非婆罗门思想的影响。但佛教的经典之多,宇宙观之全面,对人的苦难和修行法门描述之详尽,可说是在所有宗教哲学领域里一枝独秀,无出其右。而佛教对九种死亡不安情绪的答案和慰籍大致如下:

九种对死亡的不安
佛教的答案和慰籍
难熬肉体之痛楚
一切各有前因。今天所受的苦难都是因为过去所种下的恶果,因此只有承受,并努力种下善因,以求未未带来善果。
不解“死神”之选择
如上
面对死亡之无常
如上
不知死后之世界
沦落六道轮回,或登涅磐极乐
不舍世间之事物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不甘未圆之心愿
如上
不忍亲友之悲痛
让亲友了解佛教的教义,以求解脱
担忧亲人之未来
一切各有前因。
感叹人生之虚无
世间万物本就是“四界”的因缘集合体,因此领悟人生的虚无才正是“获得解脱”的开始。

佛教对人生各种基本问题的分析和解答相当深入全面,且都有可修行的法门以帮助人们获得解脱。但由于宇宙人生的问题非常错综复杂,因此佛教也著有海量的经典和学说企图覆盖所有主要的领域,而导致其门槛相对来说比较高。此外,佛教也是一个包容性较高的学说,许多民间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佛教南传和北传时成功的“偷龙转凤“,“鱼目混珠”,导致今天在民间存在着许多对佛教的误解和混淆,因此想要了解纯正的佛教学说,确实不太容易。

7.      儒家宇宙,生命和死亡观

影响着所有炎黄子孙数千年的儒家思想所关注的主要是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注重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践生命的价值,而对宇宙,生命本质,鬼神[14]等问题则持敬而远之[15],存而不论的态度[16]。儒家提倡以人为本,以仁义礼教来建立和谐仁爱的大同社会。对儒家而言,死亡只是自然现象,不足为俱[17];而君子应该以仁义为先[18],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杀身成仁[19],舍身取义[20]。针对人生虚幻的问题,儒家则提出通过“立德”,“立言”,“立功”以图达到精神不朽的目的。

九种对死亡的不安
儒家的答案和慰籍
难熬肉体之痛楚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21]
不解“死神”之选择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面对死亡之无常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不知死后之世界
敬而远之,存而不论
不舍世间之事物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不甘未圆之心愿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不忍亲友之悲痛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担忧亲人之未来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感叹人生之虚无
“立德”,“立言”,“立功”

儒家可说是一套最为“入世”的学说;对个人在仁义道德上的严格要求及内圣外王的期望这两方面,儒家和斯多亞學派(Stoicism) 也似乎有些相似之处。由于儒家并不专注于宇宙,生命本质等问题,故在“死亡”这课题上除了“顺天命”及“克己复礼”以外,确实没有其它更“花巧” 的“应对方案”。

8.   道家宇宙,生命和死亡观

从今天我们对自然科学的了解来看,道家在几千年前所论述的宇宙世界观绝对是相当据有前瞻性的。道家崇尚宇宙的自然规则,认为人只不过是宇宙万物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人的生死幻灭就好比花开花谢,日出日落,一切都只是自然现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可言,也无需过分解读。因此,为人处事,治理国家,都应该“道法自然[22]”。依循道家的思路,“死亡”根本就是最普通的“更新替代”自然现象,没有什么值得大张旗鼓,大惊小怪的。

九种对死亡的不安
道家的答案和慰籍
难熬肉体之痛楚
道法自然
不解“死神”之选择
道法自然
面对死亡之无常
道法自然
不知死后之世界
道法自然
不舍世间之事物
道法自然
不甘未圆之心愿
道法自然
不忍亲友之悲痛
道法自然
担忧亲人之未来
道法自然
感叹人生之虚无
道法自然

10.       参考文献

1.    Epicurus: Letter to Menoeceus, Principal Doctrines
2.    D.S. Hutchinson, Introduction to The Epicurus Reader, 1994
3.    Plato, Phaedo. Trans R.S. Bluck, London: Routledge, [1995] 2001.
4.    Dorothea Frede, “The Final Proof of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in Plato’s Phaedo 102a – 107a” in Plato: Critical Assessment, ed. Nicholas D. Smith, London: Routledge, 1998.
5.    Jonathan Dollimore, “Introduction” in Death, Desire and Loss in Wester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p ix-xxxii
6.    King. Peter J. One Hundred Philosophers: The Life and Work of 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 Barron's Educational Series, 2004
7.      黄文三教授,儒家的生死观及其生命实践-以孔子为核心议题
8.      《论语》
9.      《孟子》
10.  《道德经》



[1] Plato: “That a man who has truly spent his life in philosophy has good reason to be confident when he is about to die, and to be of good hope that when life is over he will secure very great blessings...that all those who betake themselves to philosophy in the right way are engaged in only one thing only, namely training themselves for dying and being dead.”
[2] 普罗米修斯创造人类的方法和过程和旧约创世纪里的记载有非常相似之处。
[3] 古希腊众神一共造了五代人类。第五代人类(黑铁时代)因过度堕落腐败而被宙斯下令下暴雨剿灭,但有一对虔诚夫妇获神的警告而造了一艘大船而得于幸免。这情节和旧约也大致相同。
[4]  “Death, the most dreaded evils, is therefore of no concern to us, for while we exist death is not present, and when death is present we no longer exist. It is therefore nothing either to the living or to the dead since it is not present to the living, and the dead no long are.” - Letter to Menoceus
[5] Human body is like a prison of the soul
[6] 在这几点上毕达哥拉斯和佛教的学说颇有许多相似之处
[7] 伯拉图的论述在本质上和佛教的脱离因果轮回以达到涅磐境界的说法相当类似
[8] 犹太教则相信唯有虔诚的犹太人能获得永生。
[9] 佛教认为宇宙一切事物生命都是“四大”(也叫“四界”,即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的暂时集合体,随因缘合散而生灭,故皆为幻像,也既是四大皆空。人生是“苦难”的,“苦难”的原因是“无明”,“无明”的原因是不了解“宇宙的本质”,故对因缘汇聚而产生的幻像依恋执着,而有了“贪嗔痴”的念头。“贪嗔痴”种下“恶因”,“恶因”造出“恶业”,“恶业”引来“恶果”,“恶果”又带来“恶因”,如此轮回,故苦海无边。解脱的方法是看清宇宙的本质,从这个幻像中超脱出来,从而断绝轮回,(我认为狭义来说,轮回可解释为今生在喜怒哀乐间的轮回。但一般广义的解释是指在宇宙各界间的轮回),达到涅磐状态。
[10] 指的是当时的“六師外道”
[11] 阿耆多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成。
[12] 波浮陀派认为人由地、水、火、风、乐、苦、命等七大元素組成,元素分离便是死亡
[13] 类似的情况似乎不少。不晓得是否都是巧合,还是切实有些因果关系?
[14]儒家在祭神祭祖等仪式上的执著显示儒家肯定鬼神的存在。
[15] 《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16] 《论语·先进篇》: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不知生,焉知死?”。
[17]《论语·宪问第三十六》公伯寮愬子路於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於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18]《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19]《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0] 《 孟子。梁告子》: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去义者也
[21]《论语·颜渊》: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22] 《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